@KTzone » 日常 - 旅遊資訊 » 伊朗伊斯法罕 波斯手做傳奇@伊朗


2014-1-7 18:20 sinta
伊朗伊斯法罕 波斯手做傳奇@伊朗

長期被西方孤立的伊朗,有如中東女性的面紗一樣神秘,在這片充滿歷史和文明的波斯國度,由清真寺建築以至民間手工藝都水平極高,當中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(Isfahan),自從十六世紀第三個波斯王朝建立時遷都至此,熱愛美學的君主阿巴斯一世造就了波斯文藝復興,使伊城工匠輩出。政治令此地遺世獨立,唯一的好處是讓波斯工藝凝在最好的時光,伊瑪目廣場(Naghsh-e Jahan)的大巴剎(Qeysarieh Bazaar)更卧虎藏龍,銅匠一鎚一鎚鑿出最精緻花紋,布藝師一下一下印出最細膩的色彩,今日的好風光如同昔日稱霸西亞兩千年的波斯大帝國一樣,都是靠一雙手創出最斑斕的世界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01p.jpg[/img]
■在大巴剎做銀器已35年的Jalal,自小就跟父親學習金屬雕刻技術,一星期七天都在店內工作,從不間斷。

不少旅遊書介紹伊斯法罕,都少不了地標伊瑪目廣場,因為兩座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以及阿里卡普宮(Ali Qapu Palace),都是廣場上的重要景點,當然,這些建築絕對值得參觀,但圍繞着廣場的大巴剎,也是不容忽視的工藝木人巷。沿着圓拱形的走廊逐一窺看兩旁仍在開門的店舖,賣果仁、衣服、布疋、香料的,都沒有吸引我的眼球,惟這店內一位正在巨型車胎上作業的老伯伯卻吸引着我慢慢細看。
這是一間售賣銀器的店,店內掛滿了浮雕銀碟銅壺,金的銀的,刻畫深刻而細膩,滿載充滿伊朗特色的圖案。老伯伯一邊埋首在車胎上用鎚子和釘子工作,一邊解釋他自四歲便跟爸爸學習的手工藝。原來車胎是一塊瀝青,方便伯伯刻畫和雕鑿金屬,這種稱為Ghalamzani的雕刻工藝,做出的凹凸細紋非常突出,能夠不把薄薄的金屬碟刻穿實在非常講究技巧。「Ghalamzani工藝在伊朗可追塑至十一世紀,普遍都以銀和銅為材料,在金屬上壓花和雕刻做出精緻的圖案,我通常花七天就可完成一隻直徑一呎半的圓碟。」我最欣賞店中一隻金色碟,碟中刻上龍的浮雕,形態栩栩如生,但碟子卻輕如五元硬幣,實在是鬼斧神工。眼見店內除了圖案對稱的花紋碟,亦有一些模仿波斯波利斯(Persepolis)遺蹟上的雕刻,不過我更發現竟然也有耶穌的雕刻,「不少遊客都喜歡宗教主題的雕刻,所以我也有製造。」在伊斯蘭教為主的伊朗,也可以容下其他宗教象徵,真令人意外!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23p.jpg[/img]
■當地人也常在伊瑪目廣場休憩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24p.jpg[/img]
■越走到大巴剎盡處,越能一窺伊朗工匠的技藝。

[b]抹了天堂的色彩[/b]
由Ghalamzani演變出來的塗漆金屬Minakari是更能代表伊朗的工藝,細看碟上的細紋,凹凸紋理較少修飾,但在每片凸起的銅片上,都以一抹艷麗的藍色琺瑯釉畫上複雜而緊密的圖案,花卉、蔓藤、甚或是寫上優雅波斯文字,細緻程度比得上Ghalamzani的刻度,而且製成的器具更多種類,杯碟托盤茶壺應有盡有,既可作裝飾,亦具實用性。店主解釋說:「這種藍,叫伊斯法罕藍,是由這城開始廣泛使用的藍色,除了在清真寺見到,也是Minakari常用的顏色;Mina意即天堂,是令人最安靜舒適的顏色。」Minakari一般都以銅為材料,較矜貴的也會用銀,技師把銅碟打造成形之後,上漆並以高溫火燒,再把不同顏色的琺瑯釉逐層塗上,所以加熱時即使變焦,也可一抹清理,保留原有的藍。看着這些令人着迷的藍彩器皿,實在令人愛不釋手帶回家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101p.jpg[/img]
■在大巴剎裏,塗漆銅器永遠以精緻紋理和迷人的藍色最吸引遊客眼睛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103p.jpg[/img]
■做工精細的塗漆銅碟,都以花和藤作藍本,美得令人愛不釋手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05p.jpg[/img]
■器皿上的雕刻凹凸紋理細緻,極費心神製造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102p.jpg[/img]
■每銅片上密麻麻的彩繪都是人手塗上。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fa04p.jpg[/img]
■銅器外塗上充滿波斯色彩的圖案,多以藍色為主調。
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_sub/20140103/small/iran.jpg[/img]
[b]Travel memo:伊朗.伊斯法罕[/b]

簽證:持特區護照或BNO均須簽證,出發前先要由當地旅行社發出申請編號,於駐港領事館申請,費用$800,最長可逗留30日;或可經當地旅行社申請落地簽證,費用約$420,卻只可逗留15日。查詢:[url]http://iranconsulate.org.hk[/url](伊朗駐港領事館)

交通:德黑蘭往伊斯法罕,可乘長途巴士或內陸機,巴士約$54(車程7小時),機票約$300(機程40分鐘),建議透過當地旅行代為安排行程,查詢:[url]http://www.aitotours.com[/url](AITO Tours)。

語言:波斯語(Farsi),遊客區英語亦通行。

貨幣:里爾(Rial),10,000里爾約兌3.1港元,留意當地亦以Toman(1 Toman=10里爾)為單位,遊客區普遍接受美元。


來源:蘋果日報網站

2014-1-8 15:22 gh56r4y1
欣賞你的作品是我最近生活的動力~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